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这一时代赋予烈士褒扬工作的新使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开展“致敬英雄”行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开展为烈士寻亲工作,广泛宣传英烈事迹,擦亮泰安“英雄城市”名片,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近日,“泰安市开展‘致敬英雄’行动,擦亮‘英雄城市’名片”项目获评泰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三等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烈士寻亲
让思念发光
泰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从龙须崮农民武装暴动到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从泰西起义到陆房突围,从五次解放泰安到支援济南战役,从抗美援朝到对越作战,从抢险救灾到打击犯罪,泰汶大地上无数英雄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涌现出1.5万余位烈士。
为擦亮泰安“英雄城市”名片,2022年3月底,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印发了《泰安市“致敬英雄:为烈士寻亲,给英雄画像,讲英烈故事”行动工作方案》。全市发挥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3852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触角和末梢作用,广泛收集烈士亲属寻亲线索,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组建9支“为烈士寻亲”志愿队伍,近2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寻亲活动,并依托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济宁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山东阅微司法鉴定中心开展无名烈士DNA鉴定寻亲,发布3批38位“为烈士寻亲名单”,先后为37位烈士找到亲人。
“这张父亲的画像对我来说真的太珍贵了,我会把它带回家好好珍藏。”根据亲人相貌特征和描述,志愿画师巧用手中妙笔,还原了董西红烈士生前相貌,让儿子董玉德与父亲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团圆”。通过开展“给英雄画像”志愿服务活动,山东服装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师生以及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以素描方式为204名英雄烈士画像,让英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唤起了社会各界心中的家国大义和使命担当。
保护烈士纪念设施
提升红色教育功能
英雄烈士纪念设施镌刻着红色记忆,保护好纪念设施是对英烈的最好铭记。我市开展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迁移保护烈士墓完成率、就地保护烈士墓完成率和其他烈士纪念设施完成率“三个”100%。全市县级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经过整修,实现了烈士墓墓体坚实牢固、碑文字迹清晰、主体建筑保护完好、周边环境清洁肃穆、配套设施便捷有效,从根本上改善了县级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提升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
全市5处烈士陵园上新“智慧陵园”系统,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手段,将线下陵园进行线上全景展示,创新开发集智能化、实用性、开放性为一体的“无感式体验型导览”系统,支持在线独立播放、线上反复收听,就像是“随身导游”,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泰安革命历史,并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倾听党史讲解、红色故事,实现烈士褒扬、宣教工作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慧化应用。
讲好英烈故事
激发报国之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为讲好英烈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我市组织开展英烈文化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六进”活动167场次,赠送英烈书籍、英烈故事宣传单页等2000余册,累计10.8万人接受红色教育。开展“泰安小美”红色宣讲活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分工负责同志任红色宣讲团团长,成员由114名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宣讲能力突出的党史专家、“五老”宣讲员、革命烈士后代等组成,面向社会各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约10万人次接受红色教育。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倾听红色故事、照亮成长之路”主题活动,区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分别以“播种、培育、成长”为主题,因地施教、因校施教、因生施教,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累计开展活动233场次,赠送红色书籍2万余册、英烈故事电子光盘5000余张,62.6万名在校中小学生接受红色教育,逐步构建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学校推进、家长参与、学生喜好的红色教育新格局。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全市通过开展向李林雨烈士学习活动、上门为立功的现役军人送喜报、举办“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兵支书”表彰仪式等活动,激励引导全社会争做英雄。2022年度,泰安籍现役军人1300余人获“四有优秀个人”以上荣誉,其中三等功以上400余人次,形成“功臣群体”效应,激起全社会尊崇英雄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擦亮了“英雄城市”名片。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