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灭绝是怎么回事 长江白鲟已灭绝背后真相曝光

2021-02-18 16:51:19
来源:东方天气网

长江白鲟已灭绝具体怎么回事?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很多人基本没有见过,只是在邮票上看到过它的照片。然而近日朋友圈突然刷屏,长江白鲟预计已灭绝,这是继白鱀豚和长江鲥鱼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传来的又一个噩耗。那么长江白鲟为何会灭绝呢?

上世纪70年代,长江白鲟一年的捕捞量有5吨左右,渔民们用板车将鱼肉拖到街上,像卖豆腐一样要多少切多少。它最后一次“露面”是在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救助了一条长江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不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庄平表示。“这真是非常非常令人心痛,要知道长江白鲟已经在自然界进化了两亿年之久,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消失不见了。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发布的研究显示,预计2005-2010年,“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灭绝。科研人员2003年以来没有再发现过白鲟。科研专家危起伟称,白鲟灭绝主因是葛洲坝阻断了洄游之路,以及上游缺少食物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在一篇研究论文中称,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灭绝。那些你没有见过的已经灭绝的动物,幸亏还留有它们的影像,但也仅此而已!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在2020年初,听到最不幸的消息莫过于长江白鲟灭绝,在多少年来他们一直被列为濒危动物,结果他们在刚步入2020就被爆出已灭绝。

近几十年白鲟生存状况是什么?

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后部略侧扁。虽称作白鲟,只有腹部是白色,它的头、体背部和尾鳍均呈青灰色。它长了一个又长又尖的吻,于是也被古人称作“象鼻鱼”;嘴在头的腹面,口中只有一排细小的牙齿。发达的尾鳍上叶大于下叶,被称作歪形尾。

四川渔民有句话叫“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中华鲟,“象”,指的就是白鲟。

人们常把中华鲟比作“活化石”“长江鱼王”,其实从化石记录上看,白鲟比中华鲟还要古老。

据了解,白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是仅存的两种匙吻鲟科鱼类,它们的祖先早在上亿年前(白垩纪)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

但与中华鲟、白鳍豚、江豚等在生态链顶端的物种不同,白鲟的知名度比较低,直到这次的“灭绝”消息才把这一“沉默”的物种推到公众视线。

其实早在1999年初步统计,白鲟资源量已不足400条,而且从1985年以后,全江段未发现过长江白鲟幼鱼的补充群。

当时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白鲟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被列为IUCN红色目录下的极度濒危物种,并被列入IUCN(1996)CR CITES(1997)附录Ⅱ(即CITES附录)加以保护。

最后一次和白鲟联系的情况如何?

2002年12月11日下午2时左右,在长江下关潜洲以北水域捕鱼的渔民捕到一条白鲟。消息传开后,危起伟和另一名专家从武汉赶到南京,就地展开保护和抢救工作。这是一条长3.3米、重130公斤左右的雌性白鲟,年龄15-20岁,正值中年。

这是自1993年在宜昌江段发现白鲟后又一次发现活体白鲟。遗憾的是,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条白鲟最终没有救治成功。

2003年1月,四川宜宾发现一条误捕的白鲟。水科院长江所白鲟工作组的一篇刊文中,记录了这一场放生追踪与信号丢失的全过程。

2003年1月27日下午3时,救治组成功抢救白鲟后,将该白鲟进行声呐标志放流,并由长江水产研究所进行追踪研究。

文中称,2003年1月29日21时58分,白鲟继续向下游移动到达九龙滩江段时,因滩险水急,航道复杂,追踪快艇发生触礁事故,快艇螺旋桨和跟踪设备均被损坏,无法继续追踪。

白鲟工作组分析信号丢失的原因可能有三点:人类对白鲟的分布、行为还知道得较少;河床复杂,形成许多信号“死角”;声呐发生器直接固定在白鲟的身体上,可能发生器脱落后沉积于岩缝或被泥沙淹没。

根据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周晓华2019年9月刊发的《中国鲟鱼保护与产业发展管理》一文透露,2006年4月和2007年1月,科研部门对屏山至泸州弥陀江段进行声呐探测时,在柏溪至南溪江段先后探测到8个白鲟疑似信号。

但白鲟的实体,再无现身。

关键词: 白鲟 长江 灭绝 真相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