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伏旱
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产生原因河流干涸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天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起,大约在每年7月12日之后的10天里。)
伏旱有哪些天气特点
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伏旱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中国长江流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达50%。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伏旱出现在什么季节
7到8月,梅雨过后就差不多了。
造成梅雨的准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
伏旱期间的降水量明显地减少,一般为95-120毫米,与5-6月的春雨、梅雨季节相比,减少了近三分之二。蒸发量偏大是伏旱的显著特征。7-8月的蒸发量可达255-280毫米,与5-6月相比,约增加80%。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是表现伏旱程度的重要指标。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则为负值,负值越大则伏旱强度越大。下图为7月中旬-8月中旬(伏天期间)多年降水-蒸发差等值线。东经110°以东,北纬25°以北,北纬32°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东部地区,降水-蒸发差在100毫米以上,为中国比较显著的伏旱地区。其中,北纬26-31°,东经112-121°之间的地区,降水-蒸发差在175毫米以上,为中国伏旱最重的地区。伏旱的产生是副热带高压影响的结果。每年7月上中旬当副热带高压增强北进到北纬25°附近,长江中下游地区便处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之下,尽管空气中水汽很多,但缺乏凝结、成云、降雨的条件,旱情严重。伏旱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旱期,大面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此间若有台风来临,则为极好的抗旱水源。若无台风,或台风来临过晚,则会造成严重的伏秋旱。实际上,伏旱区并非年年伏旱、处处伏旱。若遇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多雨年份(如1954、1957、1962、1974年等),则不出现酷热干旱。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和滨海地带,是伏旱时期的避暑胜地。
伏旱和干旱有哪些区别
干旱预警分四级: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个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的多个乡镇发生严重干旱,或一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等。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等。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等。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伏旱标准:
一般性伏旱标准:6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连续20-29天总雨量<30毫米,其中有5天以上高温出现。
重伏旱标准:连续30-39天总雨量<40毫米,其中有7天以上高温出现。
严重伏旱标准:连续超过(等于)40天总雨量<60毫米,其中有10天以上高温出现。
春旱和伏旱有什么区别
1、春旱,从1951年至1985年共出现春大旱13年次,出现机率37.1%。春旱大都在3月初或之前开始发生,严重的持续到4月下旬,并多次出现春旱接夏旱,有连续数年春旱的趋势。
2.伏旱,梅雨过后,由单一性质的暖气流控制,难以成云致雨,天 气晴朗,气候炎热,形成伏旱。
干旱的起因确实在于气候变化,而推动这个变化的还是人类的手。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是全球变暖的根本驱动力。
降雨量不足是春旱严重的原因之一。有的地方阴雨相间,渝东、渝中大部分地区降水量25毫米以上,渝西大部分地区总降水量少于25毫米。与往年同期相比,潼南、大足、荣昌、永川、铜梁、江津等6个区县雨量偏少30-80%。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特大干旱严重影响了水库、水田的蓄水量。比如,一些土地龟裂严重,小雨降落时毫无作用。水库蓄水量约11.7亿亿方,不到历史同期应蓄水量的50%。
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较少;春耕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 ;降水量较同纬度的地区低从地理原因解释,主要是因为有山阻隔,或者季风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有的地区湾口效应使冬季风可以长驱直下。
再次,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地区以及中国东北一带高度场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暖性高压脊在这一带的频繁出现和发展,主导环流系统为高压脊且长时间维持,是造成年春旱的主要原因;偏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太阳活动异常是造成春旱的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