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舞的好处 老人跳舞的好处 老人舞什么时间最好

2021-01-26 15:10:18
来源:佰佰安全网

老年人跳舞的好处

预防老年痴呆

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避免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舞场上的音乐会让你放松紧张情绪,舞场上的分为会让你快乐,忘掉一切烦恼。

延缓衰老

减缓衰老速度,常言说人老腿先老,跳舞是一种很好的腿部锻炼,常跳舞的人走路特轻盈,所以有人说跳舞的人不爱老。

塑造体形

跳舞的人越跳越漂亮,常跳舞的人肯定不会胖,只要要领正确,跳舞还可以重新塑造老年形体,跳舞的人好打扮,在舞场上穿多漂亮化妆多艳丽都不会有人笑话,时间长了就会把这习惯带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跳舞的老年人都显得年轻漂亮。

养生好习惯

跳舞可以使你改掉很多坏毛病,如:喝酒,抽烟,打牌,睡懒觉等。跳舞可以使老年人心态平和与世无争,找到自己位置体现自身价值,克服失落感。跳舞可以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特别异姓朋友和忘年之交,异性朋友多了情绪会稳定,忘年之交多了人会年轻这样就不会得老年孤独症。

建立人际关系

老年人跳舞可以建立良好的新的人际关系,逐步淡化原有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舞场上没有上下级,没有高低贵贱,不讲原有身份,不讲地域,没有代购一律平等。

老人跳舞什么时间最好

由于舞蹈会给人带来愉快感,很容易掩盖身体不适,因此在选择时不能单凭感觉。已有数据表明,跳舞前不测血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几率会提高。因此,建议老人跳舞前,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

哪怕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即收缩压低于140,舒张压低于90),街舞、迪斯科或长达2小时以上的任何舞蹈,也是老年朋友踩不得的“雷区”。因为老人心肺功能减弱,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升高,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供氧不足,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会导致心率和血压骤升,发生不测。老人可以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舞蹈,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芭蕾、现代舞、扇子舞等有氧、中等强度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还要监控脉搏,最好在100—120次/分,切不可超过130次/分。对于Ⅰ级高血压者(收缩压在149-159之间,舒张压在90-99之间),最好选择跳节拍在60—70步/分的狐步舞、慢三慢四等缓和的舞蹈。一旦血压“升级”到Ⅱ、Ⅲ级(收缩压高于160,舒张压高于100),就绝对要杜绝跳舞了。

动作幅度别太大。

老年人运动系统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因此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发生关节、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闻鸡起舞”要不得。

很多老人习惯早起去公园跳舞。56岁的李大妈清晨和大家一起跳健身舞,突发脑出血,送医院抢救虽未丧命,但偏瘫了。因此冬天锻炼忌太早,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跳舞。

跳15分钟要休息。

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准备活动,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跳15分钟应休息几分钟,总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有些老人一跳就停不下来,超过2个小时就不好了”。

老年人跳舞注意事项

跳舞注意事项

1、不要饱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2、切忌酒后起舞酒能刺激大脑,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还会诱发心绞痛及脑血管意外。

3、不宜跳过于剧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狂舞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率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4、不宜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跳应该选择空气流通、人员较少的舞场。

5、不要穿硬底鞋舞场地面平滑,老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当心扭伤或发生骨折。硬底鞋弹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有损于小腿肌腱和关节组织。

6、病情不稳切勿跳舞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控制时,跳舞易导致血压升高、发生心肌梗塞、猝死等意外。疝气、胃下垂、脱肛者可能因跳舞加剧症状;患有耳源性眩晕、颈椎综合征等头晕的老人,常易摔倒,严重者可发生骨折。

哪些老人不适合跳舞

1、体弱者。由于舞场的卫生条件良莠不齐,免疫力较差的人最好避免参加舞会,如果不得不参加的话,最好戴上轻薄的手套,擦一些润肤油,以减少与病菌的直接接触。

2、醉酒的人。酒精对小脑的强烈刺激,可以导致人的平衡能力降低,步态不稳,甚至跌倒。而且醉酒后人缺乏自控能力,常会给舞会的进行带来不便。

3、孕妇。妊娠后期的孕妇可以适量活动,但是不适合跳舞,特别是有流产史的妇女。因为舞会里的气氛很容易使人劳累和情绪激动,这可能会导致腹痛、阴道流血,甚至流产。

4、有病别跳舞。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跳舞易导致血压升高,病情加重;疝气、胃下垂、脱肛者可能因跳舞而加剧病症;那些患有内耳性眩晕、颈椎综合症等头晕的老人,跳舞时常易摔倒,严重者可发生骨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老人更不要跳舞,以免传染他人,同时还会影响自身的康复。

①感冒、肺结核病患者,跳舞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并有可能将疾病传播给他人。

②胃、肾等内脏下垂病人,如较长时间跳舞,会促使内脏向下移位加重。

③有癫痫病发作史的人不宜跳舞,特别是舞厅中的灯光和声响均可使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增高,引起癫痫病发作。

④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最好不要跳舞,尤其是不要跳快步舞和马拉松式的舞,否则会因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而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

老人跳舞最忌讳什么

老人可以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舞蹈,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芭蕾、现代舞、扇子舞等有氧、中等强度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还要监控脉搏,最好在100—120次/分,切不可超过130次/分。

对于1级高血压者(收缩压在149-159之间,舒张压在90-99之间),最好选择跳节拍在60—70步/分的狐步舞、慢三慢四等缓和的舞蹈。一旦血压“升级”到ⅱ、ⅲ级(收缩压高于160,舒张压高于100),就绝对要杜绝跳舞了。

除了据身体状况选择舞蹈外,专家还提醒,以下三点尤其该注意:

动作幅度别太大。老年人运动系统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因此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发生关节、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闻鸡起舞”要不得。很多老人习惯早起去公园跳舞。56岁的李大妈清晨和大家一起跳健身舞,突发脑出血,送医院抢救虽未丧命,但偏瘫了。因此冬天锻炼忌太早,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跳舞。

跳15分钟要休息。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准备活动,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跳15分钟应休息几分钟,总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有些老人一跳就停不下来,超过2个小时就不好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老年人在跳舞的时候要穿合适的鞋子,最好是运动鞋,因为那些鞋底比较硬,跳舞的时候容易滑倒,而且跳舞很容易出汗,不能随便的脱衣服,避免感冒或者其他的疾病,专家还建议,饭后应休息40分钟左右,再开始跳舞。

关键词: 老人舞 跳舞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