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那雾霾治理措施有哪些呢?减少碳排放量主要体现在工业用电,尾气排放等方面。公众才是社会主体,防治雾霾的工作因该体现在每一位公众身上。政府应该加大倡导公交出行的力度,减少行在路上的私家车流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时我国发电的能源基本是以煤的燃烧为主的,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也是防治碳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雾霾原因及治理措施有哪些吧?
一、形成原因
1、人为因素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立刻下滑。
2、气候因素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二、治疗方法
1、完善空气质量监测,建立空气质量发布体系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结合实际,设置小型地面空气质量检测点,同时装备流动监测设备,全面反映空气质量真实情况,为空气污染治理做好准备。借鉴天气预报信息发布的成熟经验,建立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媒体参与的空气质量高效发布体系和预警机制, 提供空气质量信息和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根据空气质量情况向百姓提供出行、锻炼方面的行为建议。
2、出台应急措施,建立应对雾霾等重度空气污染的长效机制。制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如在雾霾重度污染天气发生时,实施限制公车出行、污染企业停工、大型堆场洒水抑尘、建筑工地停工、学生停止户外活动等应急措施。
3、加强对扬尘的治理。科研结果表明,扬尘占许多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比率达25%以上。目前,各镇(街道)在建工地较多,围挡防尘、车辆冲砂消尘、洒水防尘等措施落实不到位。建议加大对建筑工地、粉料堆场等场所及运输过程的检查、监督和违规处罚力度,减少扬尘的危害。
4、深入推进废塑料行业整治。在废塑料行业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对废塑料加工行业保持高压态势,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日常监管,防止非法废塑料加工反弹。
远程监控系统
5、严控重污染行业。加大对重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建议使用等设施实施监管,加大检查、监督和违规处罚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6、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公交车和出租车试用混合动力,且优化路线设计、延长通行时间,以此减少私家车出行。同时,还要控制私车的大量出售,积极制造推广并出售电器环保车辆,加强车辆尾气环保检测,提高车辆尾气检测合格率。
7、健全考核监管体系。建立空气污染治理考核体系,健全监督监管体系,确认责任主体,制定责任目标;建立主管部门、监督机构、新闻媒体、百姓多方参与的监督监管体系,形成全社会参与空气污染治理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