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 - 基本资料
姓名:张择端 (字正道,又字文友)
生卒:生卒年不详,有说法为(1085年—1145年),
描述:北宋(公元12世纪)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擅长于画车马、市街、桥梁、城廓等等。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籍贯: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县)人
张择端 - 个人概述
张择端小时候喜欢读书,早年游学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朝(1101-112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明王梦端《书画传习录》谓其“性习绘事,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卷,绢本,设色,纵24.8匣米,横528.7厘米,是我国古代城市风俗画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之不朽杰作,在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烟雨风雪图》和《西湖争标图》等。
张择端 - 职业生涯
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后失位靠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 个人荣誉
宋徽宗赵佶朝(1101-112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
张择端 - 个人影响
《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今《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己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张择端 - 人物评价
当代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曾说,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绘画的杰作。
张择端 - 真迹迷踪
《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历代都有临摹本,且大小繁简不同。各地方的公私藏家手中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外国博物馆所藏也有好几卷。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摹本有30幅。
据说《清明上河图》历时十年完成,最早由北宋宫廷收藏,靖康之难后流入民间,历经辗转,后为南宋贾似道所得,元朝时期再度进宫,至正年间又被掉包,流落民间,后來落到宰相严嵩、严世番父子手上,严嵩倒台,图被沒收,第三次纳入宮廷。经明代皇室收藏,后來太监冯保偷出,在画上加了题跋,之后真本又不知去向,
二百年后,由清朝湖广总督毕沅收藏,毕沅死后,《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宮,深藏紫禁城內。1925年(又说1911年)溥仪将该画携出故宫,后流落于东北长春一带。1945年,被收入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现藏故宫博物院。
关于目前真迹现存
一种说法是只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一幅才是真迹(大多数人承认)。
另一种说法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另藏一本,被视为真迹。
张择端 -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
简介
描写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节时,从郊野到城内街市繁华热闹的市俗生活景象。汴京(今开封市)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一百余万。汴河是连接江浙的运河,流经都城。
画面全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是一幅写实生动的长卷风俗画。它以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全景式构图,广阔而详尽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包括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情风俗等。
结构
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段,开首一段是郊野的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车船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拥挤,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画卷开端是田野和村落,赶集的乡人和驮运货物的骡马沿田间小路向城里行进,达官贵人在家丁拥护下去郊外访游。那轿子上的野花和沿路萌芽的杨柳树,点出了正是清明时节。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画面自右而左,向市区伸展,四面视野渐渐被房屋店铺取代,河流折转进入画面,成为画中主体。河边船艇忙着装卸货物,上下旅客,岸上饭店客栈一片繁忙景象。虹桥下一只大船正欲穿过桥洞,因桅杆太重,还未完全放平,船夫紧张万分,有的使劲撑篙,有的用竿抵住桥洞,以防冲撞;还有人从桥上抛下绳索,以便揽住船身;邻舟和桥上的人在旁指指点点出主意,仿佛有喧哗声传来。大桥两边建筑豪华,彩楼高耸。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随着河流画面折向商业区,一座坚实高大、结构复杂、气势雄伟的城门出现在画面中间。附近店家密集,街道纵横,车马行人匆匆赶路,护城河宽大的桥面上有不少人在凭栏观景。一队骆驼装满货物向城外进发。城内十字路口的商店门面宽大,建筑考究,还有写着“王员外家”、“赵太丞家”等大字门牌的高宅深院,街角有说书或卖货的摊点,引来簇拥的人群。十字街正面两辆马车奔驰而来,气势咄咄逼人。街中有牛车、手推车、手拉车、轿子、马骡等交通工具。大路的近侧和街心,有骑马和步行的官吏绅士。真实而具体的画面使观者身临其境。
综述
全图共画了士、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篙师、缆夫等各式人物五百多个,画了驴、马、牛、骡、骆驼等各类牲畜五六十匹,不同类型的车轿二十余辆,大小木船二十余艘,楼屋农舍三十余幢。图中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图中有大街小巷,百肆杂陈;河港池沼,船只来往;官府第宅,茅蓬村舍……在艺术处理上,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无论对人物的造型,还是对街巷、车辆、楼屋以及桥梁、货船的布置,都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点评
《清明上河图》作为古代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在艺术技巧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全图从远郊河野一直写到城廓街市,场面虽然繁复,中心环节却很突出。情节连绵不断,有移步易景的清新境界,却无割裂纷乱的松散形迹。楼台树木横列于近处,河道原野延伸至天边,既可鸟瞰繁华热闹的街市,又能极目幽静广阔的乡间,成功地设置了“全方位”的立体布局。大则楼船人马,小则器皿花鸟,比划相准,轻重均衡。笔调朴素平实,无丝毫呆板滞硬。总之,整个画面人和物的远近、疏密、动静、繁简,都通过画家的传神之笔,被运筹得周密妥贴,准确别致,具有长而不冗,繁而不杂,紧凑严密,起伏有节的艺术节奏感,充满了“方寸之内,体百里之迥”的宏伟气派,显示了画家在运思立意过程中,概括生活和炼取素材的高度艺术才能,以及在章法和透视处理上,不受固定视点限制,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的娴熟技艺。尤其是在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方面,本图达到了林形毕肖、生动准确的艺术效果。
全图共画了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篙师、缆夫等不同阶层的人物五百五十余位,他们有赶集的,有买卖的,有闲逛的,有饮酒的,有聚谈的,有推舟的,有乘轿的,有骑马的,等等,神情各异,姿色不同。另外,还画了驴、马、牛、骡、骆驼等各类牲畜五六十匹,不同类型的车轿二十余件,大小船只二十余艘,楼屋农舍三十余幢。无论是写人状物,都求一丝不苟于浩大篇幅之中,使每个人物,每个细节,每种物象,都合乎生活规律。
特别是对桥头闹市那种沸腾场面的描写,画家摒弃了一般的写生手法,以选取典型事例的概括描绘来实现。请看桥面上的那番情景:一位官员骑马从北端过桥,走到桥面的顶段,适巧和一顶由南端上桥的轿子相遇。这一意外的狭路相逢,迫使骑者的一位随从迅速勒住了缰绳,而另一随从急忙伸手招呼行人回避,那匹大马则被这一“急刹车”弄得进退两难,无所适从。轿夫们由于一时惊慌,虽奋力支撑,却乱了阵脚。这时,狭窄而又拥挤的桥面上,出现了“交通阻塞”。这种场面描写,不仅突出地表现了拱桥上下的热闹情景,而且丰富了画面的情节性意趣,令人爱看。
画大场面如此生动,画小细节也不逊色。例如那位拉着车子从桥上下行的农民,由于下坡的惯性力作用,车子飞速下滑,这使他不得不用力把着车杆,弯腰弓背,叉开两腿,以保持独轮车的平衡。那头毛驴则无需着力了,它拖着松弛的绳套,扭头歪脑,漫不经心,似乎想趁机觅捡一草片叶的食物。可以想象,这种真实感人的场面和细节描写,倘若不是对生活现象观察得细致入微,理解得深入透彻,是难以奏效的。这正是这件艺术品历久不衰的基础。除此以外,本图在笔墨技法上,兼取了“界画”工致准确和“写意画”淋漓活泼的长处,以工带写,以写润工,使其具备典雅堂皇、神韵毕肖的特色,形成了与画坛大家王诜、郭熙、李唐等异样的风格,别成家数,自具面貌,也甚为时人所重。
该画所绘人物达500余人,贵贱劳逸,形形色色,显得生动传神;店铺作坊,茶房酒肆,行商摊贩,一派生意兴隆景象;长虹卧波,舟楫竞流,车骑争道,再现北宋盛景;寒食祭祖,携篮挑担,踏青插柳,把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梁社会各阶层之生活情景和繁华尽收画卷之中。全图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结构严整谨密,笔法细致古雅。
卷后有金代张著、张公药,元代杨准,明代吴宽、李东阳、冯保等13家题跋,共有历代13个收藏家写的14个跋文,钤章96方。曾经北宋内府、元代内府、明代朱文徵、清代内府鉴藏。仅末代皇帝溥仪的钤章就有3枚之多,足以证明溥仪对《清明上河图》的青睐;只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煌煌巨制,才可以容得下一代帝王的千秋大梦。
逸事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印,确认其作者为张择端,是根据画幅后面跋文中金代张著的一段题记。张著的题记也仅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不过,张择端的姓名并未见于北宋后期成书的《宣和画谱》,有人推测说,可能他进入画院时间较晚,编著者还来不及将其收编书中。
《清明上河图》名称定于金人。据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这一画卷有宋徽宗瘦金书题签、双龙小印以及题诗,诗中有"如在上河春"的句子,因而"清明"一直被理解为清明时节。现在这些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张择端 - 民间故事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开封的相国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天保六年,到北宋太宗时期,相国寺发展到鼎盛时期,占地540亩,僧院64座,殿阁雄伟、花木葱茏,因此被誉为“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偌大的相国寺雕梁画栋需要大量的画师为之服务。
传说当年在北宋汴京的相国寺里,住着一些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个青年画师,他说可以把首都汴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上来,这个青年就是来自山东诸城的张择端。张择端住在相国寺的香积厨里,潜心作画。一天宋徽宗赵佶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宋徽宗赵佶听说相国寺里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师,便命宰相蔡京去了解情况。宋徽宗赵佶和宰相蔡京不但喜欢绘画,并且都是绘画的高手。宋徽宗赵佶命宰相蔡京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
张择端被召进了宫中翰林图画院,但是他提出请求不能关在皇宫里面作画,他要求在安静的农舍中作画,宋徽宗赵佶同意了张择端的请求,命宰相蔡京为张择端在北宋汴京都城的郊外,找了一处安静的农舍,从此张择端披星戴月潜心作画。谁能想到,这样一幅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竟是在汴京都城郊外的偏僻农舍里创作完成的。
当宰相蔡京将张择端绘画的长卷呈给宋徽宗赵佶看时,宋徽宗赵佶见了张择端的绘画大喜过望。从此,《清明上河图》被宋徽宗赵佶收入皇宫内府。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赵佶和儿子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到北方,藏于北宋内府的《清明上河图》及六千件艺术品也被金兵掠获。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一个儿子宋高宗赵构杭州称帝。张择端为了让宋高宗赵构不忘国仇家恨,坚决抗 金,他闭门谢客,呕心沥血,又绘制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献给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与父亲宋徽宗赵佶不同,他对画根本不感兴趣,并将画退了回来。张择端展开长卷,心绪难平,他一气之下,将自己呕心沥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付之一炬,幸好被家人及时抢出一半。沉痛的打击下,不久张择端忧郁而死。张择端两次献《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是否真实无法考证,但是传说中,张择端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画家。
张择端 - 风俗画
宋初以来,随着工商业的萌芽,出现了城市集镇,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由于经济的发展,促使文艺作相适应伪变革,迎合小生产者意趣的通俗文艺蓬勃兴起。在绘面领域,突出的标志是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佳作层出,影响非凡。其中,最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南宋初,画有变,风俗画,题广泛;
有大师,张择端,上河图,成长卷。
北宋朝,汁梁城,百工业,最繁荣;
人物众,前后拥,车马船,尽集中。
有酒铺,有茶棚,有铁匠,有木工;
卖花女,算命翁,桥上下,俱畅通。
建筑群,起楼层,熙攘间,笔画清;
杂不乱,步步精,古都市,入眼中。
人物画发展到北宋末、南宋初,起了新的变化、那就是风俗画和历史画有了新的发展。风俗画的题材相当广泛,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如市街,城郭、货郎、婴戏、仕女、车马、耕织以及村学、村牧、运粮、航船等等。
张择端 - 四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作者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著名画家,宋徽宗时宫廷画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所以被称为《清明上河图》故宫藏本。
第二个版本是吴门四家”之一,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被称为仇英仿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第三个版本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这个版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第四个版本是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专职画家罗东平,有感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残缺,发奋补之,先事临摹得其笔意,复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当时地理位置、风俗民情加以想象,先后历五寒暑遂成全图。被称为罗东平补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