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最新消息消息显示,在潜海作业中,“蛟龙”号下潜4811米,挑战世界最深处首潜告捷。此外,本潜次沿测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对于后续的科研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到了2017年蛟龙号已经可以开始相关的潜海作业。最新消息显示“蛟龙”号下潜4811米,挑战世界最深处首潜告捷
北京时间2017年5月23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再次向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进发,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挑战者深渊”北坡,“蛟龙”号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一潜。
“蛟龙”号到达预定下潜深度后,将在海底航行两三公里。因为本次下潜是工程潜次,不以潜深为目的,同时填补了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4000米级深度的作业空白。
在随后进行的马里亚纳海沟4个应用潜次中,设计潜深一个是6300米,其他3个为6700米。
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是整颗地球的最深处,大约11034米。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不能露出水面。1960年1月,美国科学家乘坐海军“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首次对成功地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进行科学考察,创造了深潜10916米的世界纪录。
当地时间23日15时59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马里亚纳海沟北侧,潜航员唐嘉陵、刘晓辉和新华社记者刘诗平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06时56分,全体人员各就各位;7时09分,蛟龙号布放入水;7时20分,开始下潜;9时49分,抵达预定深度;13时,抛载返航;15时36分抵达海面,15时59,回收至甲板。
本潜次沿测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采集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获取了玄武岩样品26.3公斤,近底海水16升,海参1只,海绵1只,蛇尾1只,海星2只。
本潜次沿测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采集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获取了玄武岩样品26.3公斤,近底海水16升,海参1只,海绵1只,蛇尾1只,海星2只。
现场总指挥邬长斌说,在本潜次下潜和作业过程中,下潜团队对潜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调节、水声通信与定位、机械手及作业工具等进行了全面测试,完成了潜水器技术状态确认。表明载人潜水器技术状态良好。
作为工程下潜,本次下潜及作业过程中,下潜团队对潜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调节、水声通信与定位、机械手等作业工具进行了全面测试,完成了潜水器技术状态确认。
“本次下潜中,潜水器总体技术状态稳定,各部门配合流畅,完成了既定作业任务,为后续大深度下潜作业奠定了基础。”本航段现场总指挥邬长斌说。
本航段是“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以来的最后一个航段,调查海域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深渊区。“蛟龙”号预计进行10次深潜,马里亚纳海沟第二潜计划于5月25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