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安控股在不久之前,曾经出现一件450亿元的巨大债务危机,这一消息震动市场,并且还将当时的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牵涉其中。
作为盾安控股的12家主要授信银行之一,在5月2日浙江省金融办召开的盾安集团债务协调会上,浙商银行代表金融机构表态“不抽贷、不断贷”,看来借给盾安控股的钱在危机解决之前是难以重新回到口袋了。
而这还不是浙商银行今年第一次踩雷。在盾安之前,浙商银行就已经被宝能“炸过了”,如今,盾安又来“补刀”。高歌猛进的浙商银行,今年为何频频“踩雷”?
“盾安牌暗雷”威力有点大
盾安这颗雷,在爆之前悄无声息。但是,在金融“降杠杆”的大背景之下,此时爆雷也不算意外。
据独角金融向浙江本地知情人士王先生了解到,盾安控股的模式是集团负债,投资集团下属的房地产、新能源、民爆化工、新材料等几大业务板块,还投资购买各类优质资产,然后装入已上市公司,或者推动优质控股子公司IPO。
这种模式在现金流充足、银行宽松的时候,还能玩得转,但现在的危机就有点大。
据《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有84家金融机构与盾安控股有借贷合作,其中浙商银行作为12家主要授信银行之一,为盾安控股提供了20.8亿元的授信额度,仅次于国开行与工商银行。
其中截至去年9月末,盾安控股已使用浙商银行授信额度为4.71亿元,至于剩下的额度在去年9月份之后又使用了多少,尚未可知。
(图片来源:《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截图)
财经大V曹山石曾披露过一份盾安控股内部文件,盾安控股提到,经与浙商银行协商,目前已初步达成化解危机方案与思路。第一,由浙商银行出面,增加临时流动性支持,包括提供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产品等;第二,浙商银行、浙商产融等尽快启动“凤凰行动”专项基金,收购盾安所持有的优质项目,以激活现金流,置换债务。
除了盾安控股自身,其旗下上市公司也拿过浙商银行的钱。据盾安环境(002011.SZ)《2018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募集说明书摘要》中披露,截至2017年末,浙商银行向盾安环境综合授信额度为4亿元,其中已使用额度为2.9亿元。
而盾安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江南化工(002226 .SZ)今日公告披露,盾安控股已于5月7日将所持江南化工股份1.575亿股质押给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融资。
另外,江南化工日前还发公告称,杭州银行合肥分行于5月3日晚间在未告知江南化工及保荐机构的情况下,直接从募集资金账户扣划了江南化工在该行未到期贷款本息共2.1亿元,构成严重违约。
盾安控股集团巨额债务危机尚未获得妥善解决,旗下上市公司也曝出银行突然抽贷。受此影响,借款给盾安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浙商银行,麻烦不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吕随启向独角金融表示,浙商银行在5月2日的盾安债务协调会上已经表态“不抽贷、不断贷”,而盾安在后续化解债务危机的过程中,势必还要借助浙商银行的力量,因此盾安巨额债务危机一事,很可能会对浙商银行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身负宝能“旧伤”
上月,万科A(000002.SZ)独立董事、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发文怒怼宝能,称后者动用巨额险资和银行资金控股南玻、举牌万科和格力等行为损害实体经济,并点名了浙商银行,直指其“违规出资”。
刘姝威撰文称,浙商银行于2015年11月以理财产品作为优先级资金,宝能出资作为劣后级资金,以2倍杠杆,共同成立资产管理计划并将全部资金注入钜盛华。之后,钜盛华把一部分资金作为劣后级资金,按1:2的配资比例与来自其他银行的理财资金共同成立九个资管计划,收购万科10.39%股份;把剩余资金用于受让四个自然人独资企业股东持有前海人寿的股份。然后,该四个自然人独资企业股东把这部分资金又转给宝能及其一致行动人。
浙商银行与宝能之间的纠葛早在2015年“宝能系”举牌万科之时就被媒体爆出。浙商银行在当时作出回应称,其认购华福证券资管计划的132.9亿元不可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
不过,尽管浙商银行宣称“不可”,这些资金还是被怀疑用到了“宝能系”对万科的收购上面。在财新周刊关于浙商银行的报道中也表明,浙商银行的理财资金中,有70亿元借道买入了万科股份,并且在此事曝光后,监管要求浙银资本与浙商银行之间切割关系。
并且,在那个时候的行长刘晓春也已经辞去了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