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基金亏本是债市不振惹的祸投资者购买须谨慎

2020-07-16 11:26:37
来源:厦门网

最近一些投资者发现,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一路走低,甚至出现“浮亏”。不少投资者都知道,理财产品正在向净值化转型,将逐渐过渡为不保本产品。不过,当理财产品真的出现了负收益,还是超出了部分投资者的预期。业内人士提醒,银行理财的风险波动客观存在,投资者再也不能“闭着眼睛买”了。

理财两个月亏了5000元

两个月前,市民李先生选择了某银行的理财产品。该产品提示为低风险,赎回期为两个月。李先生认为,银行理财相对安全,即使赚得不多,钱没闲着就行。

没想到,60万元的本金进去,两个月后,李先生亏了近5000元。“进坑了!”有多年银行理财产品购买经验的李先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李先生说,他眼看着各种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走低,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差,居然买了一款负收益的产品。

赎回期一到,李先生果断割肉。“虽然不代表最后的盈亏,但是现在债券市场环境太差,也不知道回稳要到何时,不如回笼资金,投资一些保守高收益的产品。”李先生说,保守高收益产品周期长,但是在现在的投资环境下,资金安全最重要。

债基震荡影响理财浮亏

这段时间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出现了亏损现象。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有391只理财产品净值跌破面值1元。其中一款产品,风险提示为较低风险的R2级,近一月年化亏损在4%以上。

不管是这款理财产品,还是李先生购买的理财产品,产品的高份额投资都指向债权资产。4月份,债券市场迎来了两年来最猛烈的一次调整,6月份又出现了急剧下跌,因此与债券市场相关的理财产品遭遇净值下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是合理的,亏损只是概率事件。”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理财产品的长期业绩表现最重要,亏损产品最终收益率回到正收益也不无可能。

理财产品不能“闭眼买”

“很多投资者根本没有好好研究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某银行客户经理表示,有些投资者此前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高、流动性好,且多数没有什么风险,这让他们养成了“懒人思维”,只看收益率就随便购买,“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度”。

其实,理财产品“不保本化”从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后就开始了。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因此,买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并不意外。“按道理说市场变化必然会导致净值产品的波动,这是合理的,目前净值型产品的占比已经达到60%了,这么大的规模,阶段性的浮亏也是一个正常现象。”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说。

业内人士提醒,理财产品已打破刚兑,投资者需具备“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应审时度势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比如股市看好的情况下,股票是核心投资产品,而相关的股票型基金就可以作为主要理财考虑方向。投资者要对理财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挑选。

厦门建行基金理财专家刘元树表示,科学投资对财富增长意义重大。客户可以积极分散地配置新发基金,可最大限度规避市场短期波动风险,以此获得市场的震荡收益,收获比较可观的长期收益。

关键词: 银行理财 基金 亏本 债市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