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带来什么后果?有点怕!

2020-07-01 09:58:49
来源:搜狐-方舟天下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概念最近非常火。

“财政赤字货币化”,乍一听特别学术,特别高大上,其实就是在政府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财政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更简单的说,就是中央银行印钞,直接给财政部花。

今年的两会将就财政赤字率、特别国债规模和使用方向等具体事项进行明确,“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这个特殊时点上牵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注意力。

1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后果

超级通货膨胀

想要了解财政赤字货币化,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施法主体是政府,当一个政府入不敷出的时候,就会通过税收、发行国债、购买性支出(政府向市场里的人买东西,比如公共资源,基建项目)等来融资。

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政府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不是通过“借钱”(如向市场发债)的方式来为其财政赤字提供融资,而是靠自己“印钱”来为赤字融资。”

以往国家发行的国债都是借的老百姓的钱,等税收以后,连本带利的要还给老百姓的。“印钱”相当于政府左手从央行拿钱,递给右手相关部门买买买,等到还钱的时候,都是一家人还谈什么还。

这样“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一定是政府印钱导致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人民币的信用被严重伤害,最终传导到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

委内瑞拉,严重的滥发导致国家信用的破产,货币贬值厉害,石油又卖不出去,国家欠下巨额债务,形成大量财政赤字。

提出这样的概念,一定是在试探,看看各方的反应。

2

先降息—再发债

人民币在贬值

不谈财政赤字货币化是否会施行,先来看看目前人民币的贬值情况。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经济目标有一项:

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同时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

从今年的降准再到加大国债的发行,实质上人民币每天都在打折扣。

为什么这么说呢?

政府发行国债,就是向老百姓借钱,需要还利息。为了降低利息成本,政府会怎么做呢——降低利率

而今年疫情影响,央行一直在降息。

我国资金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自疫情爆发以来,央行释放了万亿量级流动性,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也被从0.72%下调至0.35%,而这一利率被视为利率走廊下限。同时,4月29日,我国的隔夜拆借利率跌至0.66%,创下历史新低。

就算没有财政货币赤字,对于所有资产都是人民币的人群而言,资产每天都在缩水。

3

资产配置,税务把控

疫情之下,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多人不敢投资,把钱放在手里。

这实际上是一种坐以待毙的处理方法,手里持有的资产只会越来越贬值。

此时分散风险的话题就重回了台面,当我们的资产同时进入两个市场,就可以降低单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毋庸置疑,资产组合会分散风险。

面对经济多变的形势,可以根据 汇市走势和实际需要更均衡地配置币种,比如经济结构完善的一些大国币种,换成硬通货币:美金资产等。

除了资产配置之外,第二身份的规划也极其重要。在经济全球化、个人财富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全球资产配置和税务规划已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 财政赤字 货币化 后果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