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
这年头,身上要是没个小猪佩奇,关二爷都不肯赏饭吃。
只是可惜了前几年囤了一箱喜羊羊贴纸的小侄子,最近在班上的江湖地位一落千丈。
小猪佩奇到底有多火?就说几组数字吧。
根据媒体信息,小猪佩奇每年能创造10亿美元的零售额,换算成人民币,大概75亿左右。
当年二师兄要有这个身价,高翠兰指定乐意嫁...
除此之外,小猪佩奇还拥有800多个全球品牌授权,连耐克,优衣库都要找佩奇做联名款。
做到这份上,可以说是猪生赢家了。
二、
卡通形象那么多,为啥只有小猪佩奇能够创造这么大的价值呢?
小猪佩奇是2004年开始在英国播放的,在中国发行,则是在2015年。
时间不算短。
但它火起来,却是在2016年底的事。
2016年,eOne公司在微信上推出了小猪佩奇表情包,随即网友便发挥起想象力,制作出了大量符合时下热点的表情包。
然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传播路径上来看,很明显是通过社交媒体,引发用户的二次创造,最终引爆话题。
这也让小猪佩奇收获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年轻粉丝。
想想也挺有趣,小猪佩奇虽然受众是小朋友,但真正为它掏腰包的,却是广大的年轻人。
不管是优衣库、耐克,乃至相关的授权商品,买单的主力军都是以年轻人。
小猪佩奇的粉丝,与其说是小朋友,不如说是80、90后为主的现代主流消费群体。
而在它的推广方式上,目标也一直锁定年轻人,而不是儿童。
说白了,小猪佩奇,是用商业的思维,推广一个假装成儿童动画的流行文化。
三、
小编曾经自己总结过一个规律,我叫它“跳板理论”。
内容是这样的:
除了目标受众之外,产品能否成功,也取决于跳板受众。这里的跳板受众,是指目标受众身边拥有购买决策权,或者具有二次创造能力的人。
大意如此,这个理论是我自己总结的,书面表达还没想好,大家也可以在留言中给点意见~
举个例子,我要卖一个玩具给小朋友,这时候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给到小朋友的父母一个购买理由。
原因很简单,玩具的购买决策权在父母那里。
所以如果父母牵着孩子来看玩具,那推销的时候,提“益智”的效果,就远远高于“好玩”。在这里,受众是小朋友,而父母则是我们将产品送到小朋友手中的“跳板”!
小猪佩奇也是一样,只不过它的跳板是年轻人,并且由于动画片本身的高质量,将跳板用户转变成实际的用户。
因为表情包的上线,小猪佩奇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这些人又会对动画进行二次创作,产出更多的表情包。
而因为对小猪佩奇的熟悉感,在给小朋友挑动画片的时候,自然会优先选择佩奇啦~
随着进一步的发酵,《小猪佩奇》配音动画、短视频等等,起到了极强的传播效果。而关于小猪佩奇的话题也得到了大量关注与讨论。
这时候,跳板用户,也变成了目标受众,75亿就这么来了~
四、
说起来,“跳板理论”可不是小猪佩奇的专属。
生活里“跳板理论”出现的频率还是蛮高的,不然小编也不至于能够将它总结成理论。
我们不妨回忆下,脑白金的宣传,也有“跳板理论”的痕迹。
脑白金的受众是老年人,但十几年前,大家都不是很有钱,老年人因为时代的原因,就更不舍得花钱。
但是,他们的孩子,作为社会消费主力的中年人有钱啊~加上孝顺这一传统美德,让这些人成为了最佳的“跳板用户”。
于是,脑白金的广告语变成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看到了没?虽然产品的受众是老年人,但广告却是拍给要送礼的晚辈看的...
话说当年去外公家,我爸就曾屁颠屁颠地拎着两盒脑白金上门。
比如开餐馆,对饿着肚子的人,口味与分量是第一考量要素。
但吃饭也是社交活动,一群人吃饭,总有一个决策者。
记住了,掏钱的人≠决策者。
像情侣出门吃饭,男方往往会征求女方意见。
虽然女生每次都说随便,但男生要是敢随便...接下来的画面太惨烈,我不敢看...
所以,一般主打情调的餐厅,往往装修和菜品都会尽量贴近女生的喜好,而不是掏钱的男生。
再比如酒吧,有很多酒吧对女生是免费的。
这里的女生,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跳板用户”。
因为女生来酒吧消费,也会带动更多的男性客户前来。虽然酒吧对女生免费了,但却通过高昂的酒水费用,让男生在无形中为这些女生买单了。
说到这里你应该发现了,所谓的“跳板用户”,其实就是围绕在付费用户身边,能够影响到付费用户的那群人。
说白了,“跳板理论”,就是一次自我分析,很多时候,表面上的客户,并不一定就是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用户。善用跳板,找到潜在的跳板用户,利用跳板用户的决策能力或传播能力,才能让产品更好地推出去。
做装修的,要和房子的女主人搞好关系;卖水果的,遇到年纪稍大的阿姨可以偶尔送几个水果;开童装店的,你得让小朋友的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穿上你的衣服,一定会成为班上的时尚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