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皖北粮仓”,金色的麦田与天际线连成一片,微风拂过,麦田荡起金色波浪。种粮大户冯辉的心也随着这麦浪舒展荡漾。
夏收在即,与其他粮农操心小麦好不好卖不同,安徽省涡阳县种粮大户冯辉的500亩小麦早在5个月前就预售一空。
冯辉的小麦“长”在一张特殊的电子地图上。这张地图名为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
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官网,点开这张地图,全省麦区的小麦产地、品种、规模等生产信息一目了然,强筋麦、弱筋麦都能按图找到。冯辉的小麦就是在这张图上,被一家企业“索”到后签订协议,并加价预购的。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粮食(小麦)结构,安徽省近年来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通用小麦生产向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转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农增收。
“我们推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展示了全省307个单品种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的种植单元,总种植面积646.65万亩。”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局长张韪说,用麦企业可点击查阅小麦生产等信息,根据需求按图索“麦”。
颍上县王岗镇种粮大户罗应利也是“图”上小麦的种植者。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站在麦田边,忙着张罗夏收的准备工作。
这几日,罗应利接了不少电话,一些用麦企业问他的优质专用小麦卖不卖。“半年前就被一家面粉企业预购完了。”罗应利在电话这头乐呵呵地说。
罗应利说,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被人追着买粮食,还真是个新鲜事。
罗应利给记者算了笔账,去年种了1200多亩地,因加价销售增收了12万元,他盘算着,今年只多不少。
订单生产是这些“图”上小麦不愁卖的法宝。
记者按图“索”麦来到涡阳县高炉镇万亩种植片。冯辉眼瞅着地里的麦子“又是一个丰收年”。
10多年前,冯辉便开始流转土地种粮。那时,小麦品种很多,摸不清哪些品种优质高产,他就混合着种,思量着总能碰到好的。结果一年忙到头,种出来的麦子卖不上好价钱,遭遇丰收的“烦恼”。
“以前,最怕排队卖粮。”冯辉回忆道,“有一年我在粮站门口排了两天两夜的队,饿了就啃几口冷馒头,困了便睡在车上的麦堆里。”
冯辉的烦恼在3年前迎来转机。县里干部找到他,介绍订单种粮的扶持政策,种业企业也主动和他联系,问他是否考虑订单种粮,实行统一品种、农资、管理等,还加价收购,收割后由企业到田头拉走。
到田头拉走?加价收购?冯辉将信将疑,决定试一试。
2017年,冯辉的170多亩地种上了单品种优质专用小麦。没想到,在喜获丰收的同时,企业还真派车到田头把小麦拉走了,跟市场价相比,一斤多卖了5分钱。
尝到甜头的冯辉,种粮信心大增,种植面积也逐年递增。
如今,冯辉的麦子在地图上一眼就能看到,企业可以随时预购。
一张小小的小麦种植地图,让冯辉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受益者,也让企业找到了优质粮源,生产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
“过去,我们收回来的小麦品种多,产品质量不稳定。”颍上县管氏面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四喜说,自从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牵手”后,公司有了稳定且优质的粮源,每年订单回购5万吨小麦,产品也趋于多样化,不仅能提供优质面条,还能提供面包粉等精深加工产品。“麦农增收,我们增效,这可是产销共赢的好事啊!”
张韪说,下一步安徽将完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的信息,探索与农业物联网结合,实现小麦生产全程可追溯,并应用到产销对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