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特区 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

2021-10-28 16:35:24
来源:深港在线

什么是经济特区呢?40年前,中国创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它们在改革开放最前沿见证了中国从极度困境到发展奇迹的嬗变。经济特区为中国快速健康发展蹚出了新路,也为世界后发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方案。

据介绍,我国创办经济特区,是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步骤。

经济特区的政策完善与发展

1979年7月8日至1982年,各经济特区相继动工建设。为促进特区更快更好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政策、优化布局。1981年5月27日—6月1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这次会议纪要。会议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订了适合特区性质和要求的10项政策措施,指出:深圳、珠海的特区应建成兼营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厦门、汕头的特区应建成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同时发展旅游等行业的特区。特区的建设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由小到大,逐步发展,量力而行。

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

①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完善投资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前者为基础设施结构中以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煤气、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为主体的“七通一平”等;后者包括政治条件(政治、社会、政策等的稳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经营条件(货币和物价、外汇管制、金融、信息服务和自主权等状况)、人口素质和市场、政策优惠(税费等)等;

②外引内联有机结合,发挥特区的“四个窗口”(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和两个扇面辐射(对内和对外)的“枢纽”作用;

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种灵活而有效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律的特区经济体制模式。为此,需在计划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基本经验 中国 城市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6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