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下称“血研所”)的一套关于iPSCs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科研成果,成功转让给了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同时,血研所还将与之共同开展CAR技术平台、iPSCs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平台等的技术创新与新药开发。
血研所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型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在新一代生物治疗技术研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在血液肿瘤领域有着独特疗效的免疫疗法。
近年来,我国血液肿瘤发病率不降反升,并有年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多发性骨髓瘤的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10万人。中国更期待新的疗法来改变现状。
由于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国际上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中国还存在差距。根据2018年《柳叶刀》的调查数据(收录2000~2014年数据),我国淋巴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约为38.3%,日本为57.3%,美国更是高达68.1%;我国骨髓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约为24.8%,日本为33.3%,而美国则是46.7%。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医师邱录贵说,基于CAR技术平台、iPSCs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平台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新药开发,是针对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望填补该病种细胞治疗药物的全球市场空白。
此次成果转化,只是血研所正在转化中科研成果之一。“我们还有十多个科研成果正在转化,这些基本都发生在科研体系改革后。”血研所院长程涛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打通成果转化通道,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
方案进一步提出,推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虽然各地落地有差别,但是我们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结合院校科技转化也制定了自己的政策。”程涛认为,不低于50%的比例,给科研成果转化带来了很多积极性的推动。之后,众多处于沉睡状态的科研成果开始被唤醒。
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也存在“一卖了之”的现象,研究人员并不关心转化后的过程社会效益。但血研所的此次科研成果转让并非如此。
程涛介绍说,血研所与合源生物相互衔接,各有分工,其中科研团队负责上游工艺前实验室阶段、各种生物学指标,而则企业负责车间和技术工艺等。“科研人员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密切相关。”程涛说。
据程涛透露,血研所与合源生物在科技创新、人才支持、临床资源、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相互关联、互为支持,共同引领和加速我国自主创新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的产业化进程。